新时代文明实践丨“停课不停学,探究不停歇”江宁实验小学娃的“科学嘉年华”
作者: 实验小学 | 发布时间: 2020/4/3 16:35:56 | 325次浏览
2020年的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放缓了实小娃们开学的脚步。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江宁实验小学鼓励全体教师尽可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确保“停课不停学”。
接到学校通知后,江宁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精心设计并录制了“停课不停学,探究不停歇”系列科学课程,丰富了江宁实小娃的网课内容。一场属于江宁实小娃们的“科学嘉年华”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江宁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于2月9日开始谋划本次科学视频的录制。首先,全体科学教师在线上讨论了科学视频的形式、意图与内容。在明确了各自分工之后,各位教师就开始各司其职,精心筹备与录制。首期9节科学视频于2月17日上线,其中1~3年级每周一节,4~6年级每周两节。截止到3月16日,已有45节主题鲜明、内容有趣、适合学生在家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的视频与江宁实小娃们见面。那这场“科学嘉年华”到底进行得如何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实小娃们的精彩表现!
一年级:趣味小实验走起
一年级的科学视频由李菲老师录制。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涉及的内容有:石头、泥土、水、空气、动物、植物等。在不开设新课的前提下,李菲老师选取了和这些内容相关的素材,整合成合适的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例如:神奇的空气、不湿的纸船、空气大炮、美丽“水中花”……简易、有趣的科学小实验,一下就引发了小小实小娃们的探究热情,他们争先恐后拿起身边的材料,开始一探究竟。你看,他们玩得正欢!
二年级:与“水”来一场约会
二年级的科学视频由王文娟老师录制。这个寒假,二年级的实小娃们,紧紧围绕“水”这个主题进行了系列探究。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实验,实小娃们认识到了水还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表面张力。你看,他们正在向我们展示这种神奇的力量呢!
三年级:物体重心妙用多
三年级的科学视频由王子羊老师录制。王老师为实小娃们录制了一部以探究“物体重心”为主题的科学微课程。微课程由《寻找物体的重心》、《倒立的龙虾与站立的鹦鹉》、《物体重心的妙用》及《我们来搭高高的塔》四部分组成。
首先,这一系列探究要从一则“谣言”开始。2020年初,网络上突然流传起一个段子:据美国宇航局称,某日是一年中唯一一天可以让扫把立起来的日子。好奇的中国网民们便掀起了一股“全民立扫把”的风潮。可是,这则段子中说的内容是真的吗?难道换一天扫把就立不起来了吗?过了几天,王老师将这则小任务发给实小娃们,娃们便开始一探究竟!
随着一个又一个实小娃传来“捷报”,大家发现这则段子果然是谣言。可是,实小娃们的探究并未因此而停下,他们开始探究立扫把的原理——物体的重心。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娃们开始学习什么是重心、如何寻找物体的重心…… 接着,实小娃们又开始探究科学课上“经久不衰”的重心小实验——倒立的龙虾与站立的鹦鹉。他们发现了:在纸板的底部加上重物,可以让物体更稳地立在指尖上。其实他们是在降低物体的重心。王老师还带领实小娃们研究了不倒翁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原来是因为它的重心在底部。
最后,王老师给实小娃们布置了终极探究任务——用胡萝卜块和牙签来搭一座高高的塔!同学们一接到任务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设计与搭建了。你看!
通过有趣的胡萝卜搭建比赛,实小娃们发现了:利用上窄下宽、上轻下重来降低重心的原理可以让胡萝卜塔更高、更稳。还有人发现并利用了三角形最稳定原理……通过一些列的探究学习,三年级的实小娃们对“重心”——这个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与建构。
四年级:能力与知识并重 实验与科普并行
四年级的科学视频由耿曼漫老师和王林杉老师录制。耿曼漫老师为实小娃们准备了一些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配上详细的介绍,保证每位同学在看完视频后都能自己动手试一试。即使跟着视频学习不像在课堂上一样生动,但是实小娃们在听老师介绍的过程中依然表现得十分专注。认真听完老师的介绍后,实小娃们都赶忙动手做起实验来。
除了进行实验探究类的科学课程,四年级组的王林杉老师还开发了与当下时事紧密相关的科普类课程。系列科普探索类课程《蝗虫知多少》就和当下严重的蝗灾紧密相结合,为学生揭开蝗虫的各种生活习性以及防治知识等,让学生在家呆着的时候也能紧跟时代的脚步。
五年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科学视频由冯阳老师与张牧文老师录制。冯阳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了几个小实验,其中一个将热点新闻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如何能让护目镜里不起雾呢?冯阳老师将“不起雾的眼镜”呈现在网课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同样来自于五年级组的张牧文老师,也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围绕“热胀冷缩”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恢复压扁的瓶子?如何制作简易温度计?
通过制作“不起雾的眼镜”、“简易温度计”等活动,实小娃们锻炼了动手探究的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造访神奇的微观世界
六年级科学视频由邱绮晖老师和余逆梦老师录制。疫情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向实小娃们科普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邱绮晖老师开发了与本次新冠肺炎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用适合孩子理解的方式解除他们的困惑。在《小学生如何防范新型肺炎》一课中,邱老师重点介绍了口罩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正确的洗手步骤。在《为何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一课中,她又解释了病毒传染病的感染、传播、预防措施以及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这次灾难。实小娃们接触了这次全新的教学方式之后,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了。除了观看网课视频,实小娃们还积极完成了课后作业。六15班的陈姗妮同学还拍摄了口罩制作相关的照片,在课后积极与科学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这个寒假,新冠病毒成为了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话题。病毒的肆虐使我们意识到微生物无处不在,也见识到它们可怕的传播能力。那么微生物真的这么可怕吗?它们和我们的食品安全有什么关系呢?为了解开这些疑惑,余逆梦老师录制了网络系列课程——《微生物与食品安全》,务求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帮助同学们形成全面的微生物观。在余老师的带领下,实小娃们发现:原来微生物中也有许多是对人类有益的,我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微生物。有的同学尝试了利用微生物做馒头、做大饼、做酸奶,还有同学拿出了家里的显微镜,亲眼目睹了这些微生物的真面目。
“停课不停学,探究不停歇”。意外的假期,让实小娃们邂逅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学嘉年华”。让我们与实小娃们一起——同风雨、共抗疫、强身体、涨知识、增能力,期待春暖花开、回归校园的时刻。

